:::

最新消息

認識沙門氏桿菌

2024-12-03

沙門氏桿菌(Salmonella spp.)廣泛分布於自然環境中,可通過水源、環境、病媒及感染者的排泄物等多種途徑進入食品供應鏈。作為一種腸道細菌,沙門氏桿菌存在於許多動物的腸道,屬於人畜共通菌,能經糞口途徑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引發感染。
        人體誤食沙門氏桿菌在4~48小時內會發病,造成的中毒主要症狀為下痢、腹痛、寒顫、發燒(高燒維持在38~40℃)、噁心、嘔吐等。大部分症狀約持續數天即可痊癒,但若出現於老人、嬰兒或免疫功能低下者,則有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,如敗血症或腸道出血,因此應小心防範。
        為預防沙門氏桿菌感染,應養成良好的食品衛生習慣,如「要洗手、要新鮮、要生熟食分開、要澈底加熱、要注意保存溫度」,且調理場所應防止受到病媒(如:蟑螂、蒼蠅、老鼠等)或其糞便汙染。由於沙門氏桿菌不耐熱,於60℃加熱20分鐘即被殺滅,因此在調理時只要充分加熱,即可有效預防。

參考資料:食品藥物管理署防治食品中毒專區